献礼特区45周年|深高新投实现深圳独角兽企业50%服务覆盖率
2025-08-27
|
集团动态


2025年

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的重要时刻。从“先行先试”到“先行示范”,45载栉风沐雨,“创新”始终是深圳穿越周期、勇立潮头的核心密码之一。作为新产业、新经济的“开拓者”,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轨迹,不仅折射着城市创新活力的脉动,更成为衡量区域营商环境、创新转化能力与产业生态能级的关键标尺。最新数据显示,深圳独角兽企业42家,其中新晋13家,数量居全国首位,占全国新晋总量的四分之一,这份亮眼答卷,正是深圳创新实力的生动注脚。

 

独角兽企业的“爆发式成长”,离不开政策引导、产业集聚与金融支持的“阳光雨露”。作为深圳市产业金融赋能的重要实践者,深高新投坚持以专业金融服务为独角兽企业“培土施肥”,目前对深圳独角兽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达50%,成为培育深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,书写了“金融活水灌溉创新之花”的生动实践。

 

 

 

创新引领:

多维金融工具护航独角兽 “加速跑”

 

深圳历来是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“集聚高地”,而深圳独角兽企业的“硬科技”底色尤为鲜明。从赛道分布看,软件信息与服务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、智能机器人、人工智能四大领域占据总量的57%,这一产业方向与深高新投深耕实体经济、聚焦硬科技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,为精准赋能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

依托“债权+股权+多元化金融工具+综合性增值服务”的牌照协同优势,深高新投为独角兽企业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方案,让创新种子在金融护航下加速破土:此次上榜的独角兽中,飞骧科技、宏芯宇电子依托“投保联动”模式获得资金与资源双重支持,元戎启行借助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“知产”变“资产”的跨越;面对普渡科技这一处于成长期的企业,深高新投更敢于做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成为首家为其提供债权支持的金融机构,为企业破解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难题。

 

不仅如此,深高新投还持续陪伴企业穿越“上市关”,助力创新成果走向更广阔舞台。近三年,深圳共有7家独角兽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,其中优必选、华大智造、奥比中光、晶泰控股、拉普拉斯、速腾聚创等均为深高新投服务客户,从“培育”到“壮大”,深高新投的“全周期陪伴”贯穿企业成长关键节点。

 

 

 

主动担当:

锚定战略布局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

 

《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明确提出,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、独角兽企业80家,并要求“依托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”。

 

作为政策落地的“执行者”与产业发展的“推动者”,深高新投紧扣深圳“20+8”产业集群战略,创新推出“一产业一方案、一链条一产品”服务模式,构建“全周期陪伴、全链条覆盖、全业务协同、全产业支持”的“四全”金融生态,实现重点产业集群服务无死角。

 

在人工智能领域,深高新投设立20亿元专项产业金融计划,推出“机器人和AI产业专项贷”,聚焦AI芯片、大模型等“卡脖子”领域,累计投资逾10亿元,为核心技术突破注入“金融动能”;在商业航天这一“新赛道”,布局16家企业、投资超2亿元,以专项金融方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,助力深圳商业航天产业形成“集聚效应”;面向大普微电子、通锐微电子、壁虎新能源等潜在独角兽企业,通过综合金融产品提前介入、精准赋能,为深圳独角兽“后备军”储备力量。

 

 

截至目前,深高新投累计投资深圳独角兽及瞪羚企业39家,通过股权、债权等综合金融支持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超7100家次,服务总金额达876.57亿元,其中对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服务覆盖率超85%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,践行“服务实体经济、支持科技创新”的初心。

 

45年风雨兼程,深圳特区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;45载同向同行,深高新投始终与特区同呼吸、共命运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深高新投将继续以“敢担当、勇创新、善作为”的国企本色,把政策性定位融入血脉,将市场化运作落到实处,在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注入更多金融力量,与特区共赴下一个山海,书写更壮丽的时代篇章

相关文章